实用的小学科学说课稿范文合集七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中最后一课,也是《科学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部分在苏教版教材中的最后一课。本课引导学生由近及远,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去探索“外星生命”,主要是唤起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不是要让学生探究出什么结果,而是鼓励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实际上对于外星生命,人们一直都在不断猜想他们的存在,科学家感兴趣,小学生同样很感兴趣,六年级的学生已经从各种途径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有的比教师知道的还多,但不少是小报的“道听途说”,没有确凿的证据,甚至很多就是虚假的,因此需要让学生有依据地推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信息,学会甄别。
2、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一些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了解人类对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
科学探究:能查阅相关资料(借助网络或书报),根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推测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能条理清晰地有依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能设计向外形星系介绍地球情况的信息卡。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了解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重点难点
重点: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难点:查阅整理资料,制作幻灯片,有根据地介绍自己的观点
二、说教法
1、教法分析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存在有外星人,在加之一些影视作品的渲染,使得孩子们更加相信这些事情。那宇宙中除了地球人之外,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本课试图为小学生撩起“外星人”的神秘面纱,激起他们探索其他星球是否有像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的欲望,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了,投入到探索宇宙奥秘的活动中去。
2、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中准备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分析各星球的生命迹象——发挥想象,画一画心中的外星人——解读人类名片——拓展延伸,尝试制作名片。
环节一:教师播放一段有关UFO或者有关外星人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时引出“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环节二:在研究是否有生命的存在首先要知道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了解这一知识点。然后去分析各个星球是否存在生命,可以让每一小组选择一个星球进行研究,因为这里会用很多的资料,所以我们在课前一定要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星球的资料,教师也应多做些准备,以备不时之需,而且教师准备应该是有结构的材料。研究之后的汇报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介绍,对于不同的意见,听完后提出质疑。
环节三:探索地球以外是否存在生命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研究,而人们对于外星人的猜测和描绘仍然存在,学生对于外星人也是充满了好奇,在他们充满想象的头脑中,肯定对外星人有着无数次的勾勒,所以我们设计让将心中的外星人画出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猜想一下,如果他们真的存在的话,他们的生存环境应该是什么样?
环节四:如果有外星人的存在,那我们和他们的联系的方式就成为了一个难题,教材中出示科学家用太空探测器中携带的人类照片和地图等地球名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并试着解读这些地球名片,教师可以多搜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比如:经过特殊处理的“地球之声”等。通过解读这些地球名片,让学生理解地球名片的科学性、必要性。
环节五:教师谈话:“地球名片是人类向外星人介绍地球的一种方式,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地球名片来介绍地球或者介绍自己呢?”这样一来激起学生制作的兴趣。
3、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或准备充足的书报资料)、投影仪
三、说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一)提出问题
1、我这儿有一张神秘的图片,给大家看看。展示UFO图片。由它你想到了什么?
2、真的有外星生命吗?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对学生所说与争论不作具体评价)
1、学生观察,交流。
2、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信息(可能不一致,甚至差别很大,发生争论)。
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先让学生说是要了解学生的已知,学生所说的可能有些是“道听途说”,有可能所说的不一样还会发生争论,引入讨论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二)讨论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1、大家说了这么多,意见也不一样,如何推测外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
2、一个星球上要存在生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3、根据学生的交流择要板书,小结。
学生小组讨论生命存在需要具体的基本条件,全班交流,相互补充。
讨论交流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为下面根据不同星球的环境条件判断生命存在的可能提供,避免人云亦云,照搬书本结论。
(三)自主查阅资料,研究太阳系其他星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1、外星生命有没有?下面就请大家先从我们的太阳系入手,借助于互联网查找有关太阳系其他天体的资料,了解它们的环境,根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小组讨论,做出推测。
教师巡视,指导。
2、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上有生命吗?依据是什么?
3、教师点评、小结。
1、学生分小组(4到5人)分别查阅太阳系的其他天体资料(根据学生的知识情况可除了行星、常见卫星外还可包括矮行星、彗星等,要尽量找到最新资料),进行推测,并制作成简单的幻灯片以备交流。
2、按顺序让学生演示自己的幻灯片,展示查找的资料,说出推测及依据(火星及月球要联系到最新的发现),可相互质疑。
六年级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地上网查阅资料、制作幻灯片了,掌握了更好的工具就要学会应用。要求学生尽量找到最新的资料是让学生关心科技的最新进展,人类的探索无止境,“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
(四)了解人类对地外生命的猜测与研究
1、虽然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还没有找到答案,也没有人见过真正的外星生命,但人们还是作出了自己的猜测和描绘。比如著名的E.T.
播放一段外星人的影像、图片资料。
2、你能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外星人模样吗?
教师点评(不作否定性评价)。
3、如果需要跟外星人联系,该怎么办?需要介绍哪些情况?
实际上科 ……此处隐藏10561个字……)。
引导学生说出:要用比较实验方法,在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在两个杯口同时分别盖上冷金属盘和烧热的金属盘,过一会儿,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前讨论注意事项:怎样找到热的杯盖?加热时应注意安全,如用钳子夹着小盘。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梳理,出示在PPT上】
教师: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一样?
学生思考讨论:烧杯、水多少、水的温度同、金属盘相同、盖金属盘的时间相同。有一个条件不相同:一个金属盘的冷热程度。
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师:同学们要明白,在科学研究中做一次实验是不够的,科学的结果不是偶然的,科学的结论必须经得起反复再反复的检验!所以采用多个小组实验的方法。小结:如果在两个实验中看到了不一样的现象,这两个实验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仅有一个条件不一样,那么这个不一样的条件可能就是发生不一样现象的原因。根据这个道理,你认为小水珠是在什么条件下构成的?
学生:小水珠是在水蒸气受冷的条件下构成的。
教师:水蒸气遇冷能够变成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板书课题:凝结)我们能够用箭头和简单文字来表示这种变化。
板书:水蒸气--受冷-→水
在比较实验的设计上,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基础,即比较实验的特点,要求要清晰,明确。在讲授比较实验时,我先利用实例进行分析讲解,(如研究怎样加快蒸发的时候,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比较实验!一个盘加热另一个不加热,比较蒸发快慢。)然后让学生自行设计,进行知识迁移。
五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必须的逻辑思维本事,但思维的严密性不够,不能简单汇报一下就直接进入实验,否则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随意性强、对变量的控制不到位、甚至不知所措的情景发生。所以我在学生的汇报之后,会进行实验方法的梳理,引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验。并提示学生实验注意事项。
(五)得出结论
对于比较实验中条件的控制,实验条件的分析记录,我放在了实验后,作为分析实验进行出示,加深学生对比较实验方法的认识。巩固比较实验的方法。学生得出结论:小水珠是在水蒸气受冷的条件下构成的。
出示凝结的概念,并指导学生用简单的文字和符号表示。
(六)生活中的凝结
教师:生活中有哪些凝结现象
学生举例:初冬早晨在门窗的玻璃上看到的水珠,浴池天花板、玻璃上的水珠,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一进入室内,眼睛上长一层白雾,早晨草叶上的水珠等等。师:请小组讨论,尝试解释以上现象。
【让学生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加深对凝结的认识。】
师:教师有个问题,戴眼镜的同学可能深有体会:在室外眼镜明亮清晰,可一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片就会长"白雾",那是不是水蒸气遇热变水珠?【激发学生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冲突。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现象包含趣味的科学道理,培养科学兴趣、质疑探究精神。】
(七)拓展应用
思考:冬季汽车玻璃内壁上常结有小水珠,影响司机叔叔的视线,想办法防止它的出现。【让学生学以致用,引导学生从控制凝结产生的条件入手去思考。】
八、板书设计:
凝结
凝结:水蒸气--受冷-→水
五年级自身身体变化,声光电现象,天气变化现象,昼夜变化现象,日月星空现象,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等是学生新的关注和体验对象,这些方面的生活经验是五年级教材的"切入点"和"生长基".教材以人的身体器官,动植物的身体器官,声、光的产生与传播,电的产生与安全应用,风、雨的构成,昼夜成因、月相成因等为主要资料展开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自然事物和现象的变化规律和变化原因;进行问题、假设、计划、模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培养"能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珍爱生命,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7一、 说教学内容:
《饮食与健康》是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爱健康》的第一课时,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先引导学生认识食物中含有哪些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然后指导学生学习几种鉴定食物营养成分的简单方法,最后向学生进行合理营养的教育。本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鉴定食物中的三种营养成分。由于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一般不容易直接观察出来,需要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鉴定。根据学校的仪器和设备情况,教材选择了鉴定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三种营养成分的方法。
第三部分:向学生进行合理营养的教育。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介绍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报它的结构、儿童少年中的营养不良状况以及营养午餐的事实、合理营养的原则等。
第四部分:让学生应用合理营养的有关知识,进行科学配餐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指导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
2、学会鉴定蛋白质、脂肪、淀粉等三种营养成分的简单方法
发展目标:
1、关注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鸡蛋白馒头 向日葵种子 花生 碘酒 酒精灯等
三、说教学策略、方法及过程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体现必须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职欲望。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动起手来,参与到实验中去,并且能够积极地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地探索新的连线方法等。下面,我具体说一下这节课的几个环节
(一)、认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开始上课后,教室谈话:人每天都要吃食物,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进行简单汇报。教室接着问:你都知道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哪些营养成分?在给学生一些时间进行交流,然后汇报,最后教师小结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学生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思考,使学生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更多的认识。
(二)、鉴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学习检验食物营养成分的方法
谈话:我们怎样来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呢?
(学生讨论检验的方法)
2、介绍实验方法:
实验一:把蛋白质放在酒精灯上烧,问道难闻气味,检验蛋白质
实验二:把花生米在纸上摁压,检验脂肪
实验三:给食物点上稀释的碘酒,检验淀粉
3、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教师在此处可以给同学们创设“矛盾”,比如让同学们猜一猜土豆里面含有什么营养成分,让同学们的想法产生分歧,来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
谈话: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文档为doc格式